English

今天研究古代音乐美学思想 意义何在

1999-02-24 来源:中华读书报  我有话说

蔡仲德先生的《中国音乐美学史》一书是一部研究中国古代音乐美学思想的煌煌巨著。这是一部严谨的学术专著,同时又是作者的思想录。

研究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对今天的现实音乐生活具有重要意义,因为古代音乐美学思想对今天的影响极为深巨。这种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,更有消极的一面。积极的一面主要表现为要求美善统一、内容与形式统一,崇尚纯朴自然,反对华而不实,追求含蓄之美,注重意境创造等等。消极的一面则突出表现为受礼乐思想影响,不顾艺术的本质与音乐的特殊性,把音乐当成政治的工具,要求音乐直接地反映现实生活,为现实政治、政策服务,为阶级斗争服务,不允许音乐自由抒发人民的真情实感,成为人民的心声;受“德成而尚,艺成而下”论影响,强调“政治标准第一,艺术标准第二”,一再批判形式主义,抑制艺术创新;受“乐者,乐也”命题及“中和”-“淡和”准则影响,反对悲乐与以悲为美;受“淫乐亡国”论影响,视通俗音乐为靡靡之乐、亡国之音,公开主张“放郑声”;受“乐者,治人之盛者也”、“君子乐得其道,小人乐得其欲”论影响,强调政治作用,教育作用,轻视、忽视甚至否定美感作用、娱乐作用。如此等等。

这就有一个如何正确研究古代音乐美学思想,吸取其精华,剔除其糟粕,建立现代音乐美学体系,用以影响现实音乐生活的大问题。对此,本书有以下几点认识。

第一,古代音乐美学思想有不少合理因素。其中儒家音乐美学思想比各家丰富,有不少东西至今仍有一定价值,应当继承。道家尤其是《庄子》、嵇康、李贽的音乐美学思想反对束缚,追求自由,反对异化,要求解放,蕴含确立人的主体性原则,探求音乐本身规律的可贵思想,尤应给予重视。但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体系严重束缚音乐,使之不能自由发展。根本原因在于它要求音乐不以人为目的,而以礼为目的,不是成为人民审美的对象,而是成为统治人民的手段。这就需要对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从根本上加以改造,打破其体系,首先批判其礼乐思想、“中和”-“淡和”准则,使音乐得到解放,回到人民的怀抱,重新成为人民的心声。不这样做,就必然被古代音乐美学思想体系所束缚,而不可能真正吸取其合理因素,也就无从建立现代音乐美学体系。

第二,为了打破旧的体系,解放音乐,必须首先解放人,即必须打破人顺应自然、人民顺应统治、个体屈从群体的旧“天人合一”,必须在高度生产力的基础上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,在民主政治的基础上建立人与人的和谐统一,在个体本位的基础上建立个体与群体的和谐统一,必须在这三者的基础上建立新的“天人合一”,即真正自由的、审美的理想境界。

第三,音乐以及一切艺术都由人所创造,都为人而存在。以凌驾于人的“礼”为本必然既束缚人,又束缚音乐;以外在于人的“天”为本,也必然既束缚人,又束缚音乐。因此,为了解放人,解放音乐,必须以人为本,确立人的主体性原则。确认艺术的特性尤其音乐的本质特性在于表现人的内心世界、感情生活,在表现人的内心世界、感情生活时尊重人的主体价值,确立人的主体地位,是主体性原则互相关联、不可分割的两个方面。这一原则与反映论并不冲突,但反映论只能解决科学与艺术的共同问题,只能解决一切意识形态的共同问题,而不能解决艺术的特性问题,尤其不能解决音乐艺术的特性问题,惟有主体论才能解决这些问题。

第四,为建立现代音乐美学体系,还必须正确对待东西方音乐美学思想。毫无疑问,中国的现代音乐美学思想体系应该有中国的民族特色。但中国文化包括中国音乐文化及其美学,与西方文化包括西方音乐文化及其美学的根本差异不在民族性,而在时代性。如果民族已亡,其民族性必然消失,这并不足惜。如果民族尚存,全盘他民族化就绝无可能,担心丧失民族性就是杞人忧天。时代的差异就是前现代化与现代化的差异。西方已经现代化,中国则正从前现代化向现代化转变,这就需要学习西方的经验。聂耳、冼星海、萧友梅、黄自、江文也、刘天华等等正是由于学习西方经验,才得以为中国音乐在近现代开辟出一片新天地。青主正是由于学习西方经验,才得以为中国音乐美学的现代化作出可贵的尝试。对于学习西方经验,公开反对的人不多,分歧在于究竟学习什么经验。有的限于利用西方音乐的科学方法,有的限于吸取西方音乐的进步技巧,这其实还是一种“中体西用”论。青主则认为中国音乐落后的根本原因不在方法技巧而在受礼制约,丧失独立生命,因而学习西方经验首要者不是利用其方法,吸取其技巧,而是引进其先进思想以建立全新的音乐美学,根本改造中国音乐,使之由“礼的附庸”、“道的工具”变为独立的艺术、“上界的语言”,使之获得新的生命,得以自由发展。这是青主的特识,它不是“中体西用”,也不是“西体中用”,而是新体新用,即现代化之体现代化之用,因为体用本不可分。我们今天不应从青主后退,而应比青主做得更好,应该既弃东西音乐美学之短,取东西音乐美学之长,又借西方之经验,在彻底改造古代音乐美学的前提下进行新的创造。

最后,还有一个音乐文化及其美学的现代化与人的现代化的关系问题。人创造文化,文化也创造人。人就是文化,文化也就是人。文化的现代化离不开人的现代化,没有人的现代化,文化的现代化(包括音乐文化及其美学的现代化)乃至一切现代化到头来都只能是一句空话。而为了人的现代化,职业上从事文化承传与创造、思想上作为社会良心的人即知识分子必须先行现代化,成为现代化的知识分子。

(选自《中国音乐美学史》,人民音乐出版社1997年1月第2次印刷)

手机光明网

光明网版权所有

光明日报社概况 | 关于光明网 | 报网动态 | 联系我们 | 法律声明 | 光明网邮箱 | 网站地图

光明网版权所有